內容提要:湘西乾州古城有一座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的節孝牌坊,在已知的全國牌坊中是獨一無二的,1865年雕刻鳳在上龍在下圖案在全國是最早的;因為孫子獲戰功由朝廷誥命封為一品夫人並聖旨旌表建立節孝牌坊在全國是唯一的;在苗族、土家族與漢族聚居區的節孝牌坊是唯一的,印證了湘西女人的頑強性格和湘西男人的噴張血性;能夠解剖麻雀那樣對其進行文化解讀在全國牌坊中是唯一的,可以說這是一座具有申報“國保”資格的文化遺產,必將給光彩奪目的古城乾州增添和煥發新的光彩。中國牌坊反映了古代封建社會倫理道德觀念和禮制制度,科學地吸取中國牌坊文化的合理內核,對當代構造和諧社會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對乾州節孝牌坊的“前世今生”進行了認真的考察考證與文化解讀,有關疑問都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關鍵詞:乾州古城鳳在上龍在下 中國牌坊文化考證與解讀
  2013年10月21日—23日,我隨團到湘西乾州、芙蓉鎮等地旅游,21日夜宿乾州古城夢香緣客棧,客棧附近的一座石牌坊引起了我的關註。當晚我就三次在燈光照耀下仔細察看銘文、楹聯和圖案,正面陰刻“誥封一品老夫人節孝周母陳太老夫人之坊”,反面陰刻銘文介紹此坊的由來,上下兩邊有栩栩如生的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看到這些,我腦子裡浮現了一個個謎題:湘西這個地方哪來的一品夫人?為什麼罕見的鳳在上龍在下圖案在這座牌坊中出現?是否與慈禧太后有關?這座牌坊150年間發生過什麼滄桑變化?這座牌坊在全國眾多牌坊中有什麼特殊地位和歷史文化內涵?一個個疑問使我難以入睡,次日凌晨4時我就起床再一次去察看牌坊銘文和圖案,然後到乾州古城尋找上述迷題的答案。上午10時離別古城時,我對飛揚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吳鐵川說:“乾州節孝牌坊上有罕見的鳳在上龍在下圖案,這座牌坊能夠認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回長沙後,我又在互聯網和書店、圖書館反覆查找牌坊以及節孝牌坊的情況。11月26日---28日,我以湖南省開發區協會首席專家身份應邀隨考察團到吉首瞭解經濟開發區情況,順便對節孝牌坊的“前世今生”進行了考察,在吉首市李衛國市長和有關部門支持與配合下又進行了深入考證,到太虛寺找到了原牌坊的68塊圖案與文字石刻,察看了田家園原牌坊舊址與周洪印故居及其墓地,進一步查證了該牌坊的相關史料,可以肯定地說乾州節孝牌坊“前世今生”的有關疑問都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一、乾州古城有座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的節孝牌坊,雕的鳳在上龍在下圖案在全國牌坊中是獨一無二的,雕刻這樣圖案的時間在全國是最早的
  
  (一)乾州古城有座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的節孝牌坊——周母陳太老夫人節孝牌坊。
  節孝牌坊是古時經官府奏準為表彰節婦孝女而立的牌坊。乾州節孝牌坊,石質構造,四柱三間建築式樣,淸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6月建造。牌坊脊上安放著象徵鎮凶避邪的神獸,頂部雕砌飛檐鬥拱;正樓上方正反面石匾額豎刻五龍捧聖“聖旨旌表”,兩側有雙天官把門圖案;牌坊中央鑲嵌一塊大的長方形石板,正面從左至右陰刻“誥封一品老夫人周母陳太老夫人之坊”,反面有39豎行每行13字繁寫字體銘文介紹此牌坊由來,因風吹日曬雨露霜雪侵蝕,有271字能辨認,銘文上下兩邊雕刻鳳在上龍在下的丹鳳朝陽二龍戲珠圖案,形象逼真,活靈活現(見附圖1)。正反兩面下方刻有“冰清”、“玉潔”、“松貞”、“柏操”8字,基座兩邊雕有獅子、大象、梅花鹿等精美圖案。四根整石立柱陰刻的楹聯是:令子能讀父書移孝作忠盡獲高風垂懿範,文孫克勤王事既貞且壽含飴累世沐恩綸,下款是監運道銜辰沅永靖岳備道翰林編修楊翰拜書;家慶國恩紫氣來迎王母壽,言坊行表徽音長奉女宗賢,下款是歲次乙丒季夏月上浣,辰州府正堂張越拜書;上盡孝下撫孤茹櫱含冰獨向庭幃完大節,內治家外憂國指囷募士允從巾幗見奇人,下款是清同治四年歲次乙丒季夏日,賜進士出身上書房行走翰林編修貴糧貯道愚侄陳簠頓首拜書;止水懷貞久見波瀾平古井,青霜比節方知松柏抱冬心,下款是兩廣總督都堂翰林院編修毛鴻賓拜書。
  (二)乾州節孝牌坊雕的鳳在上龍在下圖案,在迄今己知的全國牌坊中是獨一無二的,1865年雕刻這樣圖案的時間在全國是最早的。
  龍鳳都是傳說想象中的生物,龍鳳呈祥圖案是吉祥幸運的象徵,也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尊嚴。龍為百獸之尊,是封建社會作為至高無上皇帝的象徵:鳳為百鳥之首,是封建社會常用來作為高貴皇后的象徵。中國漫長男權社會和封建帝制時期,男女不平等,皇權象徵的龍鳳圖案,總是龍在上鳳在下。只有一個女人為鳳翻了身,她偏要鳳在上龍在下,她就是大清朝從垂簾聽政到實際執掌大權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21歲生咸豐皇帝唯一的皇子載淳,1861年8月咸豐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去世,6歲的皇子即位,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改年號為“同治”。1875年1月同治帝去世,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4歲的載湉為帝,改年號為“光緒”,兩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光緒帝死後次日,慈禧病逝,葬於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定東陵。定東陵是慈禧與慈安的陵寢,隆恩殿正中的丹陛石雕圖案為鳳引龍,一隻高高在上的大鳳,凌空展翅,穿雲俯首;一條出水小龍,曲身揚首,仰望大鳳。鳳在上龍在下圖案還出現在隆恩殿周圍漢白玉欄桿上。月臺抱喜石上也是鳳在上龍在下。
  鳳在上龍在下圖案,我在三個地方看到過。一是1999年3月12日我參觀慈禧陵寢時首次對鳳在上龍在下圖案引起關註。二是1999年6月24日在寧遠文廟看到,當即提出“寧遠文廟石雕鳳在上龍在下的圖案,與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時期有關”。2001年11月3日我和舜帝文化研究與永州旅游資源開發課題組專家梁紹輝、呂芳文以及2002年10月25日我和人類文化學專家林河到寧遠文廟考察,均談過上述看法,寧遠文物所接待負責人是周九嶷、張介立。三是2013年10月21日在乾州節孝牌坊看到,11月27日對原牌坊斷石殘片和舊照片比對後確認該牌坊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真實無疑。
  1995年8月6日,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鄭孝燮、羅哲文先生到寧遠考察,被寧遠文廟精美壯麗的石雕龍鳳柱群所吸引,留連忘返,贊不絕口,稱其為“不愧國寶”,國務院正式行文公佈寧遠文廟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遠文廟的現有建築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緒八年(1882)建的,有全國古建築中唯一的20根龍鳳石柱群石雕,浮雕龍鳳紋飾極為精緻美觀。2003年11月7日我隨全國首屆舜文化與中華道德文明理論研討會的學者瞻仰舜帝陵後到寧遠文廟參觀,寧遠縣文物所負責人張介立講解時說:“寧遠文廟石雕鳳在上龍在下的圖案,與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時期有關,是站在後面那位郭老師發現和提出的”,於是大家給了我一陣熱烈掌聲。
  乾州節孝牌坊正中央的反面用繁寫字銘文介紹此牌坊由來,銘文上下兩邊雕刻鳳在上龍在下的丹鳳朝陽二龍戲珠圖案。乾州節孝牌坊是同治四年建立的,雕刻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的時間,早於同治十二年至光緒八年重建的寧遠文廟,也早於光緒三十四年慈禧去世時的慈禧陵寢。可以說,乾州節孝牌坊雕的鳳在上龍在下圖案,在巳知的全國牌坊中是獨一無二的,也是雕刻這樣圖案時間最早的。
  (三)乾州節孝牌坊是一座具備申報“國保”資格的文化遺產,能夠為光彩奪目的乾州古城開發保護增添和煥發新的光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不可移動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護級別——即中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全國共有“國保”單位4295處,其中以牌坊或牌樓名義的“國保”單位有近30處。湖南現有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近20座,澧縣餘家節孝牌坊2013年巳列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乾州這座雕有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的牌坊,在全國牌坊中是獨一無二的,雕刻這樣圖案的時間在全國是最早的,在苗族、土家族與漢族聚居區的節孝牌坊是唯一的,因為孫子獲戰功由朝廷誥命封為一品夫人並由皇帝聖旨旌表建立節孝牌坊在全國是唯一的,能夠解剖麻雀那樣對一座牌坊進行全面而清晰文化解讀在全國牌坊中也是唯一的,這是一座具備了申報“國保”資格的文化遺產。儘管曾經毀壞了,但鳳在上龍在下圖案及銘文等一些重要組件仍舊保存完好,按照“整舊如新、建新如舊”的原則,易地遷建到古城核心區域的這座古牌坊,確實成了一個引人註目的亮點,一定能夠為乾州古城開發保護增添和煥發新的光彩。
  考慮到此牌坊“前世今生”的具體情況,為了利於申請“國保”,建議做好以下五項工作。(一)由文物部門出面儘快將散落在老百姓家中的原牌坊斷石殘片收集起來;(二)組織力量編寫一本乾州節孝牌坊的書;(三)將現有節孝牌坊和周洪印故居、周洪印墓列為湘西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並掛牌公佈保護範圍;(四)在現牌坊的前面用原牌坊構件按原貌補充炮台山青石重建一座牌坊,用鋼筋將立柱和橫梁採取必要的連接與安全技術措施,還可在牌坊旁建-座簡易中國牌坊文化展示館;(五)按規定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資格,進而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相信乾州節孝牌坊能夠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周母陳太老夫人節孝牌坊是其孫周洪印等獲戰功由清朝同治皇帝聖旨旌表興建的,印證了湘西女人的頑強性格和湘西男人的噴張血性
  
  (一)周母陳太老夫人節孝牌坊是其孫周洪印等獲戰功由清朝同治皇帝聖旨旌表興建的。
  據《乾州廳志》記載,“乾州四面環山,武溪縈繞,前有炮台竿子之鎮,後有呂洞喜鵲之竣,左處清江鎮溪之奇,右倚三門高岩之險,稱固塞要害之地。”正是在這個兵家必爭的固塞要害之地150年前發生的戰爭,周母陳太老夫人的孫子周洪印等戰功卓著,清廷褒獎周氏祖考並聖旨旌表興建了這座節孝牌坊。
  乾州文廟“湘西名人乾州館”中,對周母陳太老夫人三個孫子及清廷褒獎周氏祖考並賜建節孝牌坊作的介紹是:“周洪印,生性忠直,熟諳韜略,由乾州協營行伍從軍,擔任過鎮竿鎮的屯千總,統率綠營兵,在湖北安徽一帶與太平軍作戰,回湖南後出任湖南西路飛字營全軍統領,駐扎湘西邊境,保境安民。被提升為督銜總兵,獲‘勁勇巴圖魯’稱號。其兄洪福也擢參將,升副將。幼弟洪賓後曾任乾州廳城左營守備。同治二年(1863)朝廷褒獎周氏祖考,封賜其曾祖父周道德為一品‘建威將軍’,曾祖母熊氏為一品夫人;祖母陳氏為‘一品老夫人’,併為其祖母賜建‘節孝牌坊’於乾州,成為乾州著名古跡之一。”
  楊良華主編,湖南美術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的《乾州》畫冊第24頁—25頁刊載了節孝牌坊照片及文字說明,文字介紹為:“節孝牌坊為清代乾州廳人周洪福、周洪印、周洪賓向皇上請旨為他們的祖母陳氏所立。周洪印字金台,外號長二,生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行伍出身,從戎於湖北安徽兩省。咸豐同治年間,曾任湖南西路統領,駐扎湘邊。長兄周洪福(1830--1866),字壽山,常年隨洪印掌管營務,升任副將。三弟周洪賓,曾任乾州左營守備。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部將李福猷率軍乾州時,周洪福在鄉奉祖母之命‘創捐招募’,並親招周洪印回師護城,固守乾州,保全了辰州、常德。周洪印被提升為督銜總兵,獲‘勁勇巴圖魯’稱號。洪福被擢升副將,後戰死於貴州。周氏一門均獲封贈,其祖母‘上盡孝下撫孤’,誥封‘一品節孝老夫人’。乾州節孝牌坊,是展示周氏家族所蒙‘皇恩’的歷史建築。”
  (二)多種文獻記載證明周母陳太老夫人及周洪印兄弟其人其事是真實可信的。
  參考牌坊銘文和多方信息能夠得到周氏祖考、周母陳太老夫人及周洪印兄弟的概況。周洪印的父親、祖父、曾祖父三代一脈單傳。祖母20歲喪夫守節,母親依靠紡織度日。“祖……亦無兄弟”,“事老撫孤孝”,“祖父即世坎坷”,“堪言蓋當乙卯”,“落惟以紡織度”,“積以資福父諱”,“母氏吳見福等”,“復篝燈夜織不以有所以為苦也”,“咸豐乙卯黔苗創變延及湘邊印弟初領偏師屢奉援黔之扎祖母以責關艱巨命福父時親行營諄諄以勸謹供職殄寇救民為囑歲咸豐……之役福父歿於王事重祖母之憂而祖母念在為國效忠貽破涕為安惟以貽令名為光先忘為孫輩期咸豐辛酉吾乾迭遭發逆紛擾賊旅如林危在旦夕祖母命福傾囊助餉並募義勇以固守城垣時印弟駐扎靖邊復飛飭親招印弟回師護城而乾得以無恙”,“祖母命印弟籌”,“此中不至支絀”,“此行年八十”,“甘如含飴以”,“時時以厚”,“天之”,“過蒙”,“一品夫”,“孝慈仁”,“實而致教”。立牌坊人及建立時間是“孫洪福、洪印、洪賓、重孫仁,大清同治四年歲次乙醜季夏谷旦立”。
  經查證文獻資料表明: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湖南省志第一卷《湖南近百年大事紀述修訂本》第78頁、笫81頁有兩處記載了周洪印作戰的情況;三聯書店1999年7月出版的《懷化地區志》上捲第73頁記載的大事記中有兩處提到周洪印;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湘西州志》笫37頁和湖南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吉首市志》第15頁均作為大事記載了周洪印與太平軍的激戰情況。姚方2009年9月主編的《乾州名將名人》一書中,第51頁---53頁介紹了“清代統領周洪印”,並說“乾州青石節孝牌坊與永順溪州銅柱、塔卧蘇區舊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為湘西三大古跡”《湘西州志》的記載是:“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八月下旬太平軍從四川酉陽縣進入境域永綏廳、乾州廳境。在乾州寨陽、平郎一帶與清軍周洪印之藤牌兵激戰兩日,後冒雨翻越鳳凰廳鴨堡寨”。《吉首市志》的記載是:“1863年(同治二年)9月6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部將李福猷率30000多名太平軍,由永綏入乾境,在茶油坪(今寨陽鄉矮板村地)遭乾州協副將周洪印部狙擊,激戰一晝夜,於9月8日晨突圍入鳳境。”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是中國近代一次大規模農民運動,歷時14年,勢力擴展到17省。太平軍將領石達開、李福猷與周洪印戰況的歷史記載,表明周洪印兄弟其人其事是真實可信的。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16歲被訪出山,20歲封王,從1851年1月到1853年3月,石達開隨太平軍轉戰數省,戰無不勝,攻無不克。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東王楊秀清被殺。為避免再次爆發內訌,1857年6月石達開率10萬精兵遠走西南。1863年6月被清軍圍困四川大渡河畔,全軍覆滅。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身受凌遲酷刑,被割一百多刀,至死默然無聲。李福猷,又稱復猷,驍勇善戰,機警多謀,是石達開遠征軍中獨當一面的大將。1863年初,石達開在橫江戰敗後,率兵10萬退入雲南昭通府境,與賴裕新、李福猷兵分三路,賴裕新領2萬餘人為先鋒,石達開自領中軍(即主力軍),李福猷領3萬人為後隊,意欲進取成都,開闢新的根據地。李福猷率部從雲南昭通分途向貴州大定、畢節出發,打算乘敵不備從貴州邊境繞入四川與主力會師。2月11日賴裕新被土司彞兵擊中犧牲。石達開死後,李福猷率部轉戰川、黔、湘、桂、粵五省。9月初李福猷率部潛襲永綏廳,直趨乾州,向辰州、常德前進,在乾州茶油坪遭周洪印部狙擊,激戰一晝夜,此戰被譽為功在“保住辰州常德而鞏固了全湘”。11月李福猷走到廣東連州鐵杭,戰敗被俘,力竭被執犧牲。
  以牌坊銘文為線索,比對清史稿、太平天國運動史、湖南省志、懷化地區志、湘西州志、吉首市志以及網絡文章提供的歷史記載,證明周母陳太老夫人及周洪印兄弟其人其事是真實可信的。坊中“冰清、玉潔、松貞、柏操”8字,楹聯“上盡孝下撫孤茹櫱含冰獨向庭幃完大節,內治家外憂國指囷募士允從巾幗見奇人”,對這位80多歲的周母陳太老夫人作了恰如其份的評價。
  (三)乾州節孝牌坊印證了湘西女人的頑強性格和湘西男人的噴張血性。
  古人雲:“古來忠臣節婦,蓋天地之正氣所賦,亦山川之靈氣所鐘也。”湘西地處武陵山區,山上有山,地勢險峻,山高、坡陡、谷狹、水急。乾州古屬武陵五溪蠻地,這塊寶地因萬溶江、天星河平行穿流而過,兩江夾洲成《易經》乾卦形狀而得名。明洪武三十年(1397)設鎮溪千戶所,明正德年間開始修築城牆。明萬曆四十三年(1516)乾州開始延伸修築苗疆邊牆,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修小石城,成為360里苗防邊牆的政治軍事要塞,城內十里古街,城中十里河道,城外十裡邊牆。
  乾州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這塊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在血與火、書與劍、情與義的交融碰撞中,造就了一大批歷史名人。有明正德年間開辦潕溪書院的教育家吳鶴,清乾嘉苗民起義首領吳八月,清光緒九年(1883)率軍渡海驅逐法軍收復臺灣的陝甘總督楊岳斌,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鎮守大沽炮台抗擊八國聯軍的天津鎮總兵羅榮光,民國上將陸軍次長傅良佐,民國陸軍中將楊安銘,擊落侵華日軍飛機的獨臂將軍石邦藩,中國當代畫馬四傑之一的張一尊,金石書畫家楊味蔬,苗學研究先驅石啟貴,著名邏輯學家、哲學家周禮全,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唱著《小背簍》從這塊土地走向全世界。
  湘西民風強悍,剛毅不屈。外界的人認為湘西人有血性,有匪氣。湘西男人以自己身上重情重義、愛憎分明的匪氣而自豪。湘西男人特有的氣質是敢打、敢拼、不怕死。湘西女人吃苦耐勞,柔弱的脊梁背著家庭走。古時候,湘西男人若先早死,女人決不改嫁,替死去的丈夫盡一份孝道,上盡孝下撫孤,留在家裡給前輩養老送終,茹苦含辛養育男人的子孫。從一代代湘西曆史名人以及周母陳太老夫人、周洪印等人的身上,使人們看到了湘西女人的頑強性格和湘西男人的噴張血性。
  坊間傳說,當年這座牌坊(因建在田家園習稱田家園牌坊)還有一些軼聞佳話,《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湖南捲湘西分捲》曾登載過。聖旨旌表興建這座牌坊的消息傳開以後,當時湘西名匠紛紛來到乾州城,但周家要求太高,他們沒把握,一個個不辭而別。一位白凈秀氣的寶慶(現邵陽)小石匠承攬了這活,周家的人問小師傅,牌樓好修,岩頭難找。小師傅答,善書不擇筆,善雕不擇石,老夫人福氣好,自然有好岩場等她。小師傅帶人在乾州城外炮台山背後的楊寨隴選好岩場,將開采出來的石塊從萬溶江用木筏運至田家園。立牌坊時,小師傅先用土堆成一個大坡,使用類似埃及金字塔修建方法,把牌坊立起來。只是牌樓的寶塔彩球帽安不上去,三天三夜合不了龍口,隨你怎麼放都陷不進。有人提問:“小師傅。是不是你尺寸算錯了?”小石匠答:“我的墨線分毫不差。現硬是合不上,只有請周大人來商量一下。”周洪印來後,見選定的吉日良辰過了幾天還沒合攏,很不高興。小石匠解釋:牌坊的進展一直很順利,現在剩下寶塔帽合不上口,有些事情老夫人心裡明白,看樣子要請老夫人親自來禱告神靈,才搞得好。周洪印問小師傅什麼意思?小師傅直言守節不是容易的事情,老夫人總會點出差錯,還請大人問明才是。周洪印回到家中吞吞吐吐地向祖母表明內心疑慮。老夫人愣了半天才開口說話,我四十歲那年,有天在天井洗碗,有一個公雞在院角採雄,我的心動了一下,若是你祖父在世,我哪裡會受守節之苦喲。說完眼淚便流下來,老夫人讓孫子去田家園擺香案,自己沐浴更衣,隨後來到牌樓前顫抖著跪下祈禱:“我守節半生,沒做過虧心事,只是有一天,我正洗碗,見天井一個雞公在採雄,心裡動了一下,就想我那死鬼,若他在,我哪會這般苦啊!除這事,再沒虧過心,天地可鑒,就讓牌樓合了吧!”說來奇怪,老夫人剛祈禱完,牌樓帽子“咔嚓”一聲就合攏了,一個絕世精美的建築成了。至於後來傳說牌樓前的石獅活了,跑到花垣綠營吃軍糧,還古道熱腸為人治病消災,你只要燒幾張紙錢,然後去摸石獅,頭痛摸頭,肚痛摸肚,立即就好。等等。
  三、乾州節孝牌坊的“前世今生”實地考察與文獻資料考證
  
  11月26日---28日,應吉首市人民政府邀請,省開發區協會會長趙淑珍率考察團一行10人到吉首經濟開發區考察,我以協會首席專家身份應邀前往,並順便對節孝牌坊的“前世今生”進行了考察考證。25日我給吉首市李衛國市長髮出了《請協助查證乾州節孝牌坊幾個問題》的電子郵件及9905字的《乾州古城有一座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的節孝牌坊(征求意見稿)》,李市長批示“請迎春部長、田赤主任、康軍局長牽頭進行調研,挖掘乾州節孝牌坊和周氏家族的歷史貢獻,並加大宣傳力度”。26日晚上我由吉首市委常委、副市長陳軍陪同又到節孝牌坊及乾州古城實地考察,參與其事的還有吉首經濟開發區招商合作局局長張雲、飛揚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吳鐵川及夫人王小燕、湖南師範大學副教授唐承麗、湘潭高新區產業局局長田振濱。27日下午和晚上,在吉首市有關部門支持與配合下,我與陳金章、姚方、張國新、周世寧、周世和、餘水珍等人一起參與調查和核實,到太虛寺找到了原牌坊的68塊圖案與文字石刻,到人民南路原牌坊田家園舊址與周洪印墓地及故居進行了察看。我們吃晚飯時邊吃邊座談,乾州古城文化顧問陳金章把保存的一張過塑節孝牌坊老照片帶來給我們看了,當即我用相機照了兩張。28日早晨5時至8時,我從金土地賓館步行再次到乾州古城周家坪周洪印故居仔細察看,然後到蘭苑陳金章家進一步核實有關細節,並將節孝牌坊全景照與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的兩張大彩照贈送給他。返回長沙後,我又多方查證了乾州節孝牌坊的相關史料,可以肯定地說乾州節孝牌坊“前世今生”的有關疑問都得到了真實無誤的解答。8時30日離開吉首返長沙途中我們繞道參觀了五強溪水庫大壩,我寫《洞庭湖治理與開發》一書時,到過全省主要江河源頭和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實地考察,曾四次專程或順便去五強溪水庫參觀,因故都沒如願。
  (一)現在人們看到的乾州節孝牌坊是2007年易地重建的。
  現在人們看到的乾州節孝牌坊究競是原有的還是重建的?互聯網上有文章談了它的前世今生。如:“節孝牌坊是在被破壞後改遷到此地的”,“曾被列為湘西自治州三大文物古跡的乾州節孝牌坊,始建於清同治四年,文革時期被毀,遺存的斷石殘片現存放在小溪橋405隊附近的太虛寺。青石牌坊的選匠、取材雕鏤,流傳有許多軼聞佳話。整個牌坊四柱三孔。重修後的節孝牌坊現聳立在乾州古城觀音閣旁。”金華山編著,銀夏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人傑地靈醉吉首》一書中介紹:節孝牌坊高9.6米,寬8.9米,是湘西所存石牌坊中雕刻最好的一座牌樓。
  據68歲的陳金章介紹:現在的牌坊是2007年9月建成的。原牌坊照片是住我家對面趙勝武上世紀50年代照的,當時送了一張給我保存。銘文是我的伯父陳文清、舒宗慶、羅興榮和我一起依據斷石殘片勘察和文字記載整理的,舒宗慶作的記錄。陳文清2006年去世,享年91歲;舒宗慶2012年去世,享年83歲;羅興榮2012年底去世,享年80歲。牌坊圖案是吳興智摹仿斷石殘片圖案畫的草圖,大字和楹聯是周世寧摹原字樣寫的,銘文小字是周世和仿原字樣寫的。負責牌坊建築和雕刻的是永順縣老闆組織隊伍完成的,用的石頭是永順產的,原牌坊的石頭是吉首就地取材的青石。
  (二)原牌坊舊址在人民南路的路旁,遺存的斷石殘片現存放在太虛寺內。
  11月27日下午,我與乾州古城辦姚方、市文物局局長張國新、吉首經濟開發區餘水珍和一級書畫刻師、七體書法字典作者周世寧及其弟弟周世和等人,一起到太虛寺實地查看了遺存的斷石殘片,圖案及銘文等一些重要組件仍舊保存完好。經餘水珍點數共有68塊,石頭上的文字和圖片清晰可辨。為防止丟失,我當即建議張國新局長把路邊一塊有銘文的石塊搬到文物局妥善保存。經與現建節孝牌坊文字和圖案多次反覆比對,易地遷建的牌坊基本上實現了“整舊如新、建新如舊”的要求,但若用炮台山青石似乎更顯得好看並與原牌坊色澤相似。
  乾州節孝牌坊原址在現今人民南路,這個地方叫田家園,老百姓習稱田家園牌坊,文革時期被毀,斷石殘片堆在一邊,周世寧、周世和兄弟等人小時候還爬在上面玩過,後來修小溪橋大隊部時把殘石做了牆腳。陳金章說:“原牌坊是1966年破“四舊”時毀壞的,大隊部建乾打壘房子時用牌坊斷石做牆腳,1993年拉通人民南路時大隊部被拆除,楊秀良老人喊人一起用板車把斷石殘片拖到近兩公里的太虛寺保護起來。太虛寺進門牌樓是楊秀良發起修的,楊秀良2010年秋去世,享年86歲。五龍捧聖等一些有價值的殘片,現在仍散落在當地群眾家中。”
  (三)周洪印故居在城隍廟附近的周家坪,周洪印墓在吉首市供水總公司加壓站對面山坡,周洪印是宋明理學開山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頤的後人。
  家族是人類一個非常基本的元素,在宗法社會的古代中國尤其如此。網上有文章說,湘西南長城書畫院副院長周世寧是周洪印“周氏家族後人”。周世寧和他的弟弟周世和告訴我,“我們家和周洪印家的後人,那時都住在乾州古城城隍廟附近的周家坪,我們不是周洪印周氏家族後人,我們的祖先是從江西遷來的,周洪印是湖南道州濂溪先生周敦頤的後人,門上有‘濂溪世葉’四個大字,周世印第四代孫周禮全是中國著名邏輯學家、哲學家,後居美國,其子女現居美國。周洪印在乾州的後人與我們經常有聯繫,他們的先祖什麼時候遷到乾州來的不太清楚”。11月27日晚上我與周世寧兄弟等人到周家坪看了,由於天黑沒看清“濂溪世葉”的最後一個字,照片更不清楚。因此,第二天早晨五點多鐘我步行又到了周洪印故居,看到確實是“濂溪世葉”四字,並照了相,葉是葉的繁體字,表示這裡是“濂溪世家”分枝散葉的地方。2004年10月我撰寫過《周敦頤家族人才鏈及魯迅周恩來世系考證》,這是迄今為止寫周敦頤家族人才鏈及世系反響最強的一篇文章。文中以事實說明瞭“周敦頤之子周燾的後裔逸齋公於明正德年間移至浙江紹興,魯迅(周樹人)、周恩來分別為周敦頤第32代孫和第33代孫”,周洪印屬濂溪後人,說明他與魯迅周恩來一樣,都是周敦頤的後代。
  2005年6月編輯的《湘西周氏族譜》吉首市入譜人士列第一位的是周洪印,其中對節孝牌坊的描述是:“弘揚其(祖)母節孝美德,聖旨旌表修建貞節(節孝)牌坊一座,岩石質量之優,設計之美,工藝之精湛,氣勢之雄偉,均為希也”。《湘西周氏族譜》吉首市名人篇和金華山編著的《人傑地靈醉吉首》等資料介紹周禮全的情況是:周禮全,又名鶴林,師從世界著名哲學家金岳霖先生。一生著作豐厚,有論文260多篇,專著有《中國哲學史》、《邏輯學》、《模態邏輯》等32種。周禮全1954年與張瑞芝女士結婚,育有三男一女,現均在美國。
  百度搜索周禮全的概況為:1921年12月8日生於湖南省吉首市。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6年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哲學系攻讀研究生,師從著名哲學家、邏輯學家金岳霖。1979年8月當選為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1983年10月當選為中國邏輯學會會長。1987年3月離休。1992年繼續當選為中國邏輯學會會長,1996年為中國邏輯學會名譽會長。周禮全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邏輯學家、哲學家,國務院哲學學位主任委員。周禮全先生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學者,有次在武漢大學作學術報告談到不正之風,聲色俱厲。他提及康德的名言“在我上者有日月星辰,在我心中有道德規律。”又提及張載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時老淚縱橫,不能自已。其凜然之氣,感人肺腑。周禮全先生對學問一絲不苟,他寬以待人、獎掖後學、兼容並包、海納百川。周禮全先生晚年定居美國,2008年6月7日逝世。
  周洪印墓在市供水總公司加壓站對面兔岩山,這片山林原來是周洪印家的。據吉首市供水總公司紀檢書記、工會主席周世和講,“有一年我在修建自來水加壓站時,有位老鄉對我說,‘你們周家有一個祖先的大墓在對面山上’,我過去一看是周洪印墓,就告訴了周洪印的後人,他們還掃了墓。周禮全的侄女周月莉現在吉首市民族小學當教導主任”。11月27日傍晚我與周世和等人到周洪印墓地看了,墳頭葛藤覆蓋,石碑傾倒。
   四、牌坊是集中國傳統建築結構和西方裝飾風格為一體的標誌性建築,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一)牌坊是集中國傳統建築結構和西方裝飾風格為一體的標誌性建築。
  牌坊,源於古代大都市的里坊制度,流行於宋代而盛於明清。當時的里坊由兩旁華表和中間橫梁或板門組成。最簡單的牌坊是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的結構,後來又在橫梁上築起鬥拱和屋檐,飛檐起脊,如同樓頂的牌坊稱為牌樓。牌坊間數少則二間,多則四五間,常見的是三間。當中一間寬大,以利車馬通行;左右間窄小,供行人出入。牌坊按建築材料、風格不同分木牌坊、石牌坊、磚牌坊、琉璃牌坊。牌坊按種類大致分為功名坊、功德坊、德政坊,孝子坊、貞節坊、節孝坊、百壽坊、仁義慈善坊;作為建築性標誌還有山門坊、鎮山坊、陵墓祠廟坊、名勝古跡坊等。牌坊集中國傳統建築結構和西方裝飾風格為一體,鑿雕有精美的瑞獸、花草、人物、書法等圖案,中西合璧,巍峨壯觀。
  特定社會背景釀造特殊的人文現象。牌坊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具有褒揚功名、旌表節烈、倡導民風的作用。牌坊大多為宗族旌表本族先賢而建,有的是朝廷或當地官府為旌表賢臣而設。朝廷旌表的牌坊分為御賜、恩榮、聖旨、敕建四個等級。忠孝節義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牌坊多為在忠孝節義上有成績的人而立。每座牌坊都有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散髮著人性的光芒和血淚。
  (二)牌坊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倫理道德觀念和規範制度的實物見證。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天下為公與天下為家的興替,先秦的百家爭鳴,漢代的罷黜百家獨興儒術,宋代的儒道佛交融,但主導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成了規範國人精神和道德的標準。《禮記·禮運》為大同社會描繪過美好藍圖:“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內聖外王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士人進身之道是中舉人、考進士、點翰林,以天下為公、大同社會為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對為政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做到忠孝節廉,在家庭生活與社會活動中也必須遵循相應的道德秩序與規則。宋明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提出個人修養“立人極”的目標,是“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達到“與天同其神化”的境界。
  為了實現上述理想,統治階級對男的、女的、個人的、家族的、求取功名的、建功立業的、行俠仗義的不同對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規範,採用不同的表彰形式,各類牌坊的出現就是表彰不同對象的實物見證,下至烈女節婦,上至帝王將相,形成了不同類別的規範制度。即使對皇帝死後的陵墓牌坊也有嚴格的規定,人們在清東陵可以看到順治、康熙、乾隆皇帝高大華麗的陵墓牌坊,這是因為他們有開疆拓土之功,而那些簽訂過喪權辱國條約的皇帝則不能立牌坊。
  (三)中國牌坊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在中國的農村和城市,人們對牌坊和牌樓的名字司空見慣,上牌樓、下牌樓、東牌樓、西牌樓、牌樓灣、二里牌、五里牌,隨處可見。澳門的大三巴牌坊因貌似中國牌坊而得名,巳成為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與中國牌坊相仿的法國巴黎凱旋門、德國柏林勃蘭登堡門、意大利君士坦丁門,設計建設者是否受到過中國牌坊式樣的影響也不得而知。
  安徽徽州的牌坊之多門類之全,可稱得上中國之最。徽州是徽商發源地,也是人文薈萃之地,歙縣明清兩代有進士542個,舉人1541個。安徽現存宋代以來古牌坊110多座,最著名的有歙縣棠樾牌坊群、許國石坊、奕世尚書坊和黟縣西遞胡文光剌史牌坊。
  浙江有南閣牌坊群和鄭氏義門牌坊群,浦江縣鄭氏義門九座牌坊是全國最大的牌坊群;杭州剌史傳芳牌樓門和寧波廟溝後石牌坊、橫省石牌坊,建於南宋至元代,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石牌坊。
  北京曾有牌坊300多座,現仍有100多座古牌樓。建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昌平十三陵石牌樓是全國最大的牌樓,高28.86米,寬14米,六柱五間十一樓。
  山東曲阜孔林萬古長春坊,廡殿頂坊中的“萬古長春”四字,寓意孔子思想猶如林內松柏萬代長春,與皇帝的牌坊一樣六柱五間。
  福建彰州清代有名稱的牌坊400多座,現在保留下來的有近50座。有名的牌坊有彰州南閣牌樓群、龔氏宗祠兩牌樓。
  湖南現有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近20座,建於明正德1519年的汝城繡衣坊,是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專門旌表監察御史的牌坊。
  山東蓬萊戚繼光故里的戚繼光牌坊,由父子總督坊、母子節孝坊組成,是著名的名人牌坊。淄博市四世宮保坊是全國唯一的磚石牌坊,石匾額“四世宮保”四字傳為明書法家董其昌手書。
  四川有名的牌坊有雙堡牌坊、隘口石坊和隆昌石牌坊群,隆昌石牌坊群原有各類牌坊近70座,現存17座。
  山西有名的牌坊有翼縣石四牌坊和木牌坊、太和岩牌坊、南樊石牌坊。劉氏石坊的對聯是四朝文臣三代帝師祁雋藻手書的。
  已列為“國保”單位的牌坊還有:廣東珠海陳芳家宅梅溪牌坊、湖北治世玄岳牌坊,貴州興義市魯屯石牌坊群、貴陽黑泥哨牌坊、江西進賢羅源陳氏牌坊等。
  五、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文化的合理內核中含有中華民族一些優秀的傳統美德,對當代構建和諧社會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一)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是中國封建社會倫常制度的產物。
  原始時代群婚雜交的情況下,當然談不上什麼貞操。貞操的起源和本質,只是居於統治地位的男子對居於附庸地位的女子的要求。其內涵大致分為婚前、婚後兩種,婚後又分為夫在、夫死兩種。含義是一個女子,或是一輩子不和任何男子性交,或是一輩子只和丈夫一人性交,這才叫保持了貞操。從道德上說,貞節和節孝是對愛情的最終升華,是人類社會有別於獸類社會的表現之一。
  20世紀前六七百年,即元、明、清三朝,是中國婦女生活最黑暗的幾個世紀,其中又以明清兩個朝代婦女受壓迫最重。明清統治者以誥命褒獎相夫教子或立節完孤的女子,由朝廷或地方官府旌表興建了大量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詔令旌表節婦,規定“凡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為嘉獎貞節的特別命令,此後貞節和節孝牌坊成為定型化的象徵。一座座高聳的牌坊無聲地訴說著貞節烈女的辛酸和痛苦,在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下麵不知埋藏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年華,不知凝結了多少女子的汗水和血淚。
  牌坊作為歷史古跡,巳經成為文物部門的保護對象。牌坊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久遠的年代絲毫沒有抹殺其藝術欣賞價值,遺留下來的中華美德更不會被時間的洗禮沖刷掉。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這裡更是一處洗滌身心的佳地,讓人們凈化心靈和提升道德品質。
  (二)中國封建社會貞節觀念的形成和制度化,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從總體上看,從秦漢以來一直到宋代程朱理學興起之前,對婦女的貞節觀念是較為寬泛的,寡婦再嫁不會被視為不符合禮教的規範而嚴加指責或禁止。
  秦漢時期的統治者採取過一些措施勸導貞節,秦始皇曾專門修建了一座“女懷清台”(秦朝貞節牌坊),非同尋常地禮遇褒獎女子的貞節,但秦始皇的母親卻是一個性亂的典型。
  漢唐兩代,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對女子的貞操要求並不嚴格,女子再嫁,社會上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好。唐代婦女能成群結夥騎馬外出郊游,能穿半裸裝,男女交往較為自由,有些女子追求愛情比較大膽,女子離婚也不受歧視。唐朝公主再嫁的有23人,有的甚至結婚三次。
  宋朝中期以後在統治者支持和倡導下,封建倫常秩序主要表現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程朱理學興起,在“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指導下,極力提倡女子守節,寡婦不再嫁。“餓死事小,失節亊大”,成了一句至理名言。婦女被封建禮教壓得不能翻身,寧可餓死,也不能破壞封建倫常秩序。
  經過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對貞節觀念的極端倡導,對烈女節婦的崇尚推至極點,性禁錮越來越嚴酷,對女子貞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清代《禮部則例》規定:節婦,即“自三十歲以前守至五十歲,或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節已及十年,查系孝義兼全厄窮堪憐者”,及為夫守貞的“未婚貞女”。清代時,京師、省府、州縣各自修建“節孝祠”,聳立大牌坊。被旌表的婦女題名坊上,死後設位祠中,春秋致祭,並由官府發給三十兩坊銀,由本家為其建坊。節烈事跡特別突出的,皇帝還親自“御賜詩章匾額緞匹”,烈女節婦的名字列入正史和地方志。對失貞的女子嚴加懲罰,輕則趕出族門,重則施以沉河、火燒甚至凌遲處死。
  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烈女節婦唐代只有51人,宋代增至267人,明代競達36000人。而到清代,僅安徽省休寧縣就有2200多人。幾十年的寡居,青燈熒熒,孤眠獨宿,個中痛苦,實在難以想象,也是外人難以知曉的。這正如魯迅在《我之節烈觀》中所說:“節烈難麽?答道,很難。男子都知道極難,所以要表彰他”;“節烈苦麽?答道,很苦。男子都知道很苦,所以要表彰他。”
  (三)科學地吸取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文化的合理內核,對當代構建和諧社會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婦女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人們早已擺脫封建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的四條繩索和“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束縛,人們再也不會也不願意用扭曲的人性去換取飽含痛苦的榮耀。對於貞節和節孝牌坊的批判,也已經由過去對封建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否定變得理性。
  當前,輕視歧視婦女的現象時有發生,虐待婦女、拐賣婦女和兒童、干涉婚姻自由、自由戀愛變為自由亂愛的現象也有所聞;遺棄子女,虐待老人,不盡丈夫與妻子責任,不擔當家庭義務的現象多有發生。
  在追求婚姻自由,個性解放和物欲橫流的當今,當人們批判地反思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審美價值和歷史文化內涵的時候,也自覺不自覺地從深層重新評估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價的價值和文化內涵,重新思考和探討婦女解放的新含義。什麼是真正的婦女解放?什麼是婦女解放的誤區?當代婦女怎樣正確判斷自己的社會角色並找到自己的位置?怎樣重構符合時代要求的家庭倫理道德規範?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深感人無節不立,百善孝為先,認為應當科學地吸取貞節牌坊和節孝牌坊文化的合理內核,它的合理內核之中含有中華民族一些優秀的傳統美德。中國牌坊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反映了古代封建社會倫理道德觀念和禮制制度,科學地吸取中國牌坊文化的合理內核,對當代構建和諧社會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要科學批判地吸取中華傳統文化合理內核的成分,又要賦予新時代價值取向的新內涵,促進不同社會成員和諧相處。
  文/郭輝東
  (作者簡介: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參事,省政府經濟研究信息中心正廳級退休幹部、研究員,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舜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濂溪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人才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開發區協會首席專家,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3年11月23日第一稿,12月23日第二稿)2014年元月10日第三稿)  (原標題:乾州古城有座鳳在上龍在下圖案的節孝牌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u37iujr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